在設計及鋪設時也需要考慮人體能承受的結構,便于人工搬運,拆裝。另外,礦用浮放道岔的結構也非常緊湊,質量輕,安裝時只需4到5人。拆裝便捷,礦用浮放道岔需安裝在兩條平行線路上,并用螺栓固定。浮放道岔的設計結構為組合結構,各拆分結構件之間可用道夾板,螺栓連接,可拆分運輸?shù)骄卢F(xiàn)場安裝,且拆裝方便。結構穩(wěn)定,浮放道岔是用螺栓固定。
病害原因分析判斷和調整矯正方法過程也非常繁瑣復雜,同時還須電務配合,如整治方法和作業(yè)程序不對,往往整治效果不佳,引起轉轍部軌距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軌及尖軌框架尺寸不良。轉轍部由兩組框架組成,一個是固定框架,基本軌框架;另一個為活動框架,尖軌框架。兩個框架相互作用,關聯(lián)密切,其中基本軌固定框架狀態(tài)對轉轍部尺寸起決定作用。
鋼軌接頭錯開鋪設,造成水平不良。車輪通過鋼軌接頭產生附加動力沖擊,因而接頭處的道床沉陷速度和岔枕的機械磨損比其它部位快得多,鋼軌本身變形產生低接頭,高小腰的病害。道岔的連接部分,鋼軌接頭是錯開布置,一股鋼軌的接頭正對相應一股的小腰,很難使水平做到要求,也給起道整修造成許多困難。長岔枕中部低洼,造成導曲線反高。